厦门市住房公积金审批服务工作始终秉承“热情、细致、高效、便民”的服务理念,坚持以构建“标准化、规范化、便利化”政务服务体系为目标,聚力数字赋能,坚持典型引领,注重服务创新,提高服务效能,工作成效在全省、全国居于前列,全面打造独具特色的住房公积金“厦门经验”。
一、打造"标准化"服务阵地,构建高效便民新格局
一是服务事项标准化。以“五级十五同”(省、市、县、乡、村五级,事项名称、依据、材料等十五个方面统一)为核心,持续优化服务事项标准。住房公积金标准化目录清单45项,其中系统“秒批秒办”20项、“全程网办”40项,其余事项均实现“最多跑一趟”。目前45个住房公积金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入驻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,实现无差别受理、同标准办理、全过程监控,确保企业和群众办事口径统一、易懂易办。二是业务办理集成化。聚焦群众“多地跑”“往返跑”问题,推出14项“一件事一次办”服务。在全国率先实现员工入职“一件事一次办”,整合就业登记、社保投保、公积金缴存;全国首创员工离职“一件事一次办”,整合劳动关系解除、社保减员、公积金封存;在省内率先实现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“一件事”,实现“一表申请、协同办理”;企业开办关联的商事主体登记、社保开户、公积金开户“一网通办”;推出社保费与公积金一键缴纳、租房提取公积金一件事等集成服务,切实提升办事效率。截至2025年7月底,企业或群众累计通过“一件事一次办”方式办理20.8万笔业务。三是办事流程精细化。全面梳理业务流程,精简办事环节,压缩办理时限。所有事项审批环节压缩在5个以内,办事时限控制在法定时限40%以内;建立网上审批随机分配办件模式,按在岗人员数量自动平均分配待办件,解决人工派件不均、人情审批等问题;对异地购房提取等业务优化核实流程,明确“窗口受理、后台核实、窗口审核”程序;推行容缺受理制度,已实现32项可容缺情形,经申请并签署承诺书后即可受理,提升流程灵活性。
二、构建"规范化"管理体系,筑牢风险防控新屏障
一是窗口管理规范化。制定《服务窗口管理规范(试行)》《服务窗口值班长制度(试行)》,明确窗口人员仪容仪表、服务用语、上岗轮换等要求,并将规范遵守情况纳入考核。推行“住房公积金综合窗口”模式,群众取一个号即可办理缴存、提取、贷款业务;建立周末轮班制度,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周末对外办公,解决“上班没空办、休息无处办”问题。近年来,中心审批服务窗口获得多次荣誉表彰,2012至2017年连续六年被评为福建省“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示范点”,2022年被住建部通报表扬为全国住房公积金“跨省通办”表现突出服务窗口,2023年被住建部评为“惠民公积金、服务暖人心”全国住房公积金系统服务提升三年行动表现突出“星级服务岗”,2020至2024年连续五年被市数据管理局评为年度“红旗窗口”,多人次荣获“优秀首席代表”和“服务标兵”等荣誉称号。二是业务流程清单化。健全行政执法流程,修订《行政执法工作程序》,落实行政执法公示、全过程记录、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。明确骗提骗贷处理清单,设立信用黑名单,分类实施3年、5年和8年不予受理提取和贷款的惩戒措施。规范金融业务受托机构管理,修订《金融业务受托机构年度考评办法》,每年上半年对受托银行开展考评。建立婚姻信息库,储存提取审批中配偶信息,防范多次变更婚姻关系套取公积金等风险。三是监督机制制度化。对接“厦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”,实现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自动比对、拦截、惩戒,多人因失信被限制提取。与市中级法院、海事法院合作上线“住房公积金云执行平台”,实现被执行人账户查询、冻结、扣划等全业务网上办理,支持外地法院“异地通办”。建成稽核审计平台,由传统人工稽核转为计算机自动稽核,实现内部控制与审计监督常态化、自动化。对接“好差评”系统,线下窗口与线上渠道均纳入评价体系,建立差评跟踪管理与二级审核机制,确保监督闭环。
三、创新"便利化"服务模式,打造智慧服务新高地
一是线上办理智能化。推出“慧聚金巢”人工智能助手,实现业务咨询与自助办理“边聊边办”,率先在全国公积金行业上线,首笔业务为租房提取。大力推行“秒批秒办”,率先在省内实现按年提取本市商业贷款本息、冲还本金等四项还贷业务“秒批”,以及实现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提取线上“秒批”,全市首批60项市级“秒批”事项中含15项公积金业务。率先在省内实现网上业务“亮码可办”,整合《职工缴存证明》等为《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个人信息表》,实时在线开具并核验。网上提取业务秒批占比达89.18%。近年来,中心审批服务工作得到社会普遍认可,中央电视台、《中国建设报》等全国媒体多次宣传报道中心审批服务工作的创新做法;2022~2024年,中心提升审批服务的改革举措连续3年入选厦门市政务服务改革典型经验做法,并发文在全市推广。二是线下服务便捷化。推进“全城通办”,在岛外四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窗口,可办理缴存和提取业务,与市行政服务中心实现“审批项目、条件、流程、时限”四统一。拓展靠前服务,在建设银行46家网点216台智慧柜员机试点退休提取等业务,将“秒批”延伸至银行网点。入驻保障房销售服务大厅,提供查询、提取、贷款等“一站式”服务。推行“数据最多采一次”,提取类业务仅凭身份证即可办理,通过数据回填免填表格、免交材料。设立服务军人、台胞等特殊群体的绿色通道,优先办理相关业务。以“无证明城市”建设为抓手,深入推进“减证便民”,实现政务服务由“群众跑腿”向“数据跑路”转变,让办事更少跑、材料更精简、服务更智慧。2025年免提供借款合同等材料办理业务近1.68万人次。三是服务渠道多元化。搭建“8+N”服务渠道,包括自建网厅、省网厅、闽政通、i厦门、e政务、微信、支付宝、云闪付等8个服务主渠道和“N”个服务微渠道,在微信、闽政通上线15项业务功能,在支付宝、e政务上线多项提取业务,其中微信办理提取业务占比约10.04%。拓展特色服务渠道,与厦门安居集团、建信住房等合作,推出“住房公积金直缴房租”服务,实现“一次授权、一站办理”。住房公积金12329服务热线纳入市12345服务热线平台统一管理,提供7×24小时自助语音查询和人工服务,配套短信平台推送办事指南。